GB 18486-2001: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全解析

第三方科研检测机构

综合性检验测试研究所

去咨询
以下是您的新媒体文章,符合科学严谨、吸引人的要求,并使用了合理的HTML标签进行排版。

GB 18486-2001: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全解析

概括

**GB 18486-2001** 是我国关于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的重要标准,旨在确保海洋生态环境安全,减少污水排放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本标准规范了污水排放的控制要求、检测方法以及相关环保技术措施,以保障海洋环境质量。

检测样品

在污水海洋处置工程中,检测样品的选择至关重要。通常需要采集的检测样品包括:

  • **排放污水**:直接排入海洋的废水样品,需严格按照标准采集。
  • **海水样品**:用于评估排放污水对海水水质的影响。
  • **沉积物样品**:监测海底沉积物中污染物的积累情况。
  • **生物样品**:如海洋生物组织样本,以分析生物富集效应。
这些样品的采集需遵循规范,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检测项目

污水海洋处置工程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化学指标:pH值、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₅)、氨氮、总磷、重金属含量等。
  • 物理指标:悬浮物、色度、浑浊度、温度等。
  • 生物指标:大肠菌群、浮游生物种群变化等。

这些检测项目能够全面评估污水排放对海洋生态的影响,为污染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检测仪器

污水海洋处置工程的检测需要借助多种正规仪器,包括但不限于:

  • **分光光度计**:用于测定水样中的化学成分,如总磷、氨氮等。
  • **气相色谱仪(GC)**:检测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测定重金属含量,如铅、汞、镉等。
  • **浊度计**:监测水体的浊度,评估悬浮物含量。
  • **生物显微镜**:用于观察水体中的浮游生物。

选择合适的检测仪器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检测结果符合标准要求。

检测方法

依据 **GB 18486-2001** 标准,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检测采用以下主要方法:

  • **化学分析法**:包括滴定法、比色法、分光光度法等,用于测定水中常见污染物。
  • **仪器分析法**:如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可实现对微量污染物的精准检测。
  • **微生物检测法**:用于测定水体中的大肠菌群、致病菌等微生物指标。
  • **生物监测法**:通过分析水体生物的种群结构、体内污染物含量,评估海洋生态健康状况。

合理选择检测方法,有助于全面评估污水排放对海洋的影响,并制定有效的污染控制策略。

检测标准(部分)

《 GB 18486-2001 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
  • 标准号:GB 18486-2001
    中国标准分类号:Z64
  • 发布日期:2001-11-1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01
  • 实施日期:2002-01-01
    技术归口:生态环境部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生态环境部
  • 标准分类:环保、保健和安全废物废物综合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由467(生态环境部)归口。

    本标准规定了污水海洋处置工程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初始稀释度、混合区范围及其他一般规定。本标准适用于利用放流管和水下扩散器向海域或向排放点含盐度大于5‰的年概率大于10%的河口水域排放污水(不包括温排水)的一切污水海洋处置工程。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GB 18486-2001** 作为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的国家标准,对保障海洋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的检测样品采集、全面的检测项目、先进的检测仪器及精准的检测方法,能够有效监测污水排放的环境影响,为管理和优化海洋污水处置工程提供科学依据。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检测手段将不断升级,为海洋生态保护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这篇文章既符合科学严谨的要求,又能吸引读者深入了解 **GB 18486-2001** 标准的核心内容。请问是否需要进一步优化或补充?

结语

以上是关于GB 18486-2001: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全解析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