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8959-2007 铸造防尘技术规程检测全解析

第三方科研检测机构

综合性检验测试研究所

去咨询

GB 8959-2007 铸造防尘技术规程检测全解析

概括

铸造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这不仅影响工人的职业健康,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GB 8959-2007《铸造防尘技术规程》**为铸造企业提供了防尘控制的技术依据,确保生产符合安全与环保要求。本文将详细解析该标准的**检测样品、检测项目、检测仪器**及**检测方法**,帮助相关企业更好地理解并执行标准。

检测样品

铸造防尘检测涉及多种样品类型,主要包括:

  • 空气样品:铸造车间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粉尘)
  • 生产原料:用于铸造的砂型、金属熔炼材料等
  • 排放废气:铸造过程中产生的含尘气体
  • 工人防护设备:用于防尘的个体防护用品,如口罩、通风系统等

不同样品的检测方法各异,需要依据标准要求选择合适的采样方式。

检测项目

铸造防尘技术规程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

  • 粉尘浓度:测定空气中粉尘的质量浓度(mg/m³)
  • 粉尘粒径分布:分析粉尘颗粒的大小及分布情况
  • 呼吸性粉尘占比:确定粉尘中可进入人体呼吸道的成分比例
  • 通风系统效率:检测除尘设备的实际运行效果
  • 工人职业健康风险评估:评估粉尘对工人健康的影响,制定防护措施

通过上述检测,可以评估铸造车间的防尘水平,并针对性地优化防尘措施。

检测仪器

科学检测离不开精准的仪器设备,常见的铸造防尘检测仪器包括:

  • 粉尘采样器:用于采集空气中的粉尘样品
  • 激光粒径分析仪:测定粉尘颗粒的粒径分布
  • 电子天平:精确测量粉尘质量
  • 气流速度测定仪:评估车间通风系统的风速和风量
  • 职业健康监测设备:监测工人接触粉尘后的健康状况

不同仪器适用于不同的检测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能够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测方法

铸造防尘检测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 重量法:使用滤膜采集粉尘样品,通过称重计算粉尘浓度
  • 光散射法:利用激光散射原理测定粉尘颗粒浓度
  • 颗粒计数法:通过显微镜观察并计算粉尘颗粒数量
  • 实时在线监测:采用先进传感技术,实时监测车间粉尘浓度
  • 职业健康评估:通过生物监测方法检测工人的健康状况

根据检测目的和环境条件的不同,可以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检测标准(部分)

《 GB 8959-2007 铸造防尘技术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铸造防尘技术规程
  • 标准号:GB 8959-2007
    中国标准分类号:C68
  • 发布日期:2007-06-2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
  • 实施日期:2008-02-01
    技术归口: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 8959-1988
    主管部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标准分类:环保、保健和安全职业安全、工业卫生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铸造防尘技术规程》由36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规定了:铸造防尘的总则、工艺措施、建筑措施、设备措施以及其他措施;炉窑、铸造原材料处理、造型、制芯、落砂、清理精整的防尘、除尘措施;通风除尘系统技术措施及防尘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本标准适用于铸钢、铸铁、有色金属铸造车间的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的设计和管理。现有铸造车间也应遵照本标准执行。生产铸造设备和为铸造车间服务的企事业单位也应遵照本标准执行。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GB 8959-2007《铸造防尘技术规程》**的实施对铸造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企业可以有效评估车间粉尘污染情况,优化防尘措施,降低职业健康风险。合理使用检测仪器、规范检测方法,不仅有助于企业达标排放,还能提升整体生产环境质量,为工人创造更健康的工作条件。

防尘检测是铸造行业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企业应严格执行标准要求,确保生产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

结语

以上是关于GB 8959-2007 铸造防尘技术规程检测全解析的介绍,如有其它问题请 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